“花生上树”闹剧:AI翻车背后,我们都在弄丢常识?

Connor 欧意交易平台 2025-09-04 1 0

谁能想到,一株花生能把商家逼上热搜?最近良品铺子的花生产品海报火了—— 不是因为设计多惊艳,而是海报上的花生居然长在了树上!网友戏称其为“花生上树”。

“花生上树”闹剧:AI翻车背后,我们都在弄丢常识?

对此,良品铺子回应称:他们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,发现问题后,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,并已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。目前,多个电商平台的良品铺子旗舰店中,该款产品的错误图片已替换。

网友们纷纷评论:“花生不是地上开花、地下结果吗,这太缺乏常识了” “幸亏小时候种过花生,要不然真被骗了”“花生都是长在土里的,没见过树上结花生”。

“花生上树”闹剧:AI翻车背后,我们都在弄丢常识?

“花生上树”闹剧:AI翻车背后,我们都在弄丢常识?

展开全文

“花生上树”闹剧:AI翻车背后,我们都在弄丢常识?

商家恐怕做梦都没想到,一张小小的花生产品宣传海报,居然能把自己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要知道,花生的果实长在土里,这是目前的客观事实,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常识。即使现在不少人没有种过地,也应该从别的途径有所了解,比如小时候学的课文《落花生》就向学生们描述了花生的相关特点。

“花生上树”闹剧:AI翻车背后,我们都在弄丢常识?

然而,“花生上树”这种离谱到外太空的画面,居然一路“过关斩将”通过层层审核,最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食品广告海报上,这操作,简直荒唐得让人惊掉下巴。

商家回应说是“工作疏忽”,但咱往深了琢磨琢磨,这恐怕不只是一个“疏忽”可以完全解释的,背后可能藏着人工智能时代一个很严重的问题——对AI的过度依赖和盲目信任。本是使用工具辅助工作,却用成了“甩手掌柜”,这问题,可比“花生上树”本身更值得我们重视和警惕。

如今,AI在内容创作、设计这些领域那是混得叫一个风生水起,应用范围越来越广。做海报、写文案,输几个关键词就能出活儿,效率高、成本低到让老板拍手,真可谓是吸引力爆棚!就拿这次的“花生上树”来说,大概率就是工作人员往AI里输几个关键词,然后AI一顿琢磨,给整出个“树上结花生” 的魔幻画面,而层层审核人员可能也不太注意,就这样成功发布了, 毕竟——“AI那么厉害,能有啥错?”

“花生上树”闹剧:AI翻车背后,我们都在弄丢常识?

但其实,AI可不是无所不能的“超级英雄”,它在理解复杂语义、把握客观事实、遵循科学常识等不少方面都是有短板的,它能拼出好看的图、写出流畅的话,却搞不懂“花生不长树上”这种基本常识,还总爱瞎编些不真实的信息,这被称为“AI幻觉”。之前就有不少测试表明,好多AI应用都有“幻觉”问题,动不动就整出一些和现实或史实相反的虚假数据或信息,甚至还能凭空编造案例,简直是睁眼说瞎话,比编剧还能编!

不过,AI毕竟是一个还在发展中的新兴事物,AI“翻车”不可怕,可怕的是用AI生成的素材时直接来个“照搬全抄”,根本不进行人工审核和专业把关,掉进对AI过度信任的“大坑”里,把对内容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本判断都抛到九霄云外去,这不就是把判断力全交给AI,自己当甩手掌柜了吗?AI是帮助人们省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,但却不该连认真审核都省了,试想一下,如果所有人都把“AI生成”当成“免死金牌”,那恐怕就背离发展AI的初衷了吧。

说真的,这事儿不该只当个笑话看,它或许应该成为我们使用AI的反思和改进的“转折点”。AI 确实是个好帮手,能帮我们省不少事,但它再厉害也是个工具,不是“万能神”,要是因为懒得动脑、想省成本,就对AI生成的东西照单全收,那总会有出问题的时候。只有理性看待和使用AI,在技术“创造”和人的“把关”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,才能真正享受到技术带来的红利,不然只会闹出更多“花生上树” 的笑话。

除了这些,我们或许还要从另一个角度想想“花生上树”这件事。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,如今的我们打开手机就能买菜,想吃饭甚至都不用开火,只需要点个外卖,连看风景都能靠直播,又有多少人还能蹲在田里看花生怎么长?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各种设备和技术来搞定工作和生活,我们是否和真实生活越来越远,甚至连常识都慢慢退化了呢?

说到底,AI 不是背锅侠,常识也不该被技术偷走。在AI越来越火热的当下,当大家习惯用AI“生成”或搜索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,如何才能判断AI信息的真实可靠性?时间久了,“花生埋土里”这种常识,会不会慢慢变成只有老一辈才知道的“冷知识”?这可不是杞人忧天,而是必须得好好思考的问题了。

“花生上树”闹剧:AI翻车背后,我们都在弄丢常识?

你对“花生上树”这件事怎么看?

对于AI的发展与应用

评论